四柱预测学.COM

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是认识人生的根本方法

[复制链接]
四柱八字 发表于 2021-11-6 11:00
第一章   阴阳五行学说是认识人生的根本方法
阴阳五行学说,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。
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,是中华先贤们认识宇宙,认识自然的劳动成果;是古人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对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长期观察,反复研究,概括总结的结果;是中华古代科学技术的核心;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灵魂。
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,对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,反映了日、月、五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;反映了人和事物生死兴衰的变化规律。
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,都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,它们反映了天体、自然的变化对人和事物的影响;它们是认识事物、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,也是认识人生的根本方法。
第一节  阴阳学说能反映事物的性质
一、阴阳的概念
数学中存在正数、负数;化学中存在化合、分解;物理学中存在阴电、阳电;为政要考虑腐败、清廉;经商时要考虑挣钱、赔钱;农民种地要考虑阴面、阳面……;学习时要有是非观念。
人们认识事物时,习惯于用分类的方法。在分类法中,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二分法。我们将善恶、好坏、挣钱赔钱,等等,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反义词概括起来分为两类(将一类称之为阳,另一类称之为阴),这样就形成了阴阳的概念。
小学生学习的反义词:上下、高低、强弱……就是阴阳的范畴。
最初的阴阳概念很简单,指太阳的向背。太阳向着的一面为阳面,太阳背着的一面为阴面。阳面、阴面的性质不同,功能不同。
古人在生活中逐步发现,事物都存在象阳面、阴面的两个方面。这两个方面在相互地作用着、变化着。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,可以产生(同种的)新事物。这两个方面的变化,影响着事物的发展、消亡及存在状态。于是,古人将事物的两个方面用阴、阳来代表,并对事物的阴、阳两个方面进行了长期的观察、反复的研究,形成了阴阳学说。
阴阳既讲事物的不同性质,又讲性质不同的事物,具体包含三个方面:
1、阴阳是指事物内部性质不同的两个方面。一个人有优点、缺点两个方面;一本书有合理的观点、不合理的观点两个方面;同一课堂有用心听讲的、不用心听讲的两部分人。优点、合理的观点、用心听讲的为阳,缺点、不合理的观点、不用心听讲的为阴。
2、阴阳是指外界对同一事物所持态度不同、所起作用不同的两个方面。同一本书,有人认为好,有人认为不好;周易预测,有人支持,有人反对;同一位老师,有人认为功底深,有人认为没水平。认为好、支持、功底深为阳,认为不好、反对、没水平为阴。
3、阴阳是指产生直接联系的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。如:老师与学生、卖主与买主、上级与下级、老板与职员、丈夫与妻子。
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发现,阴阳是对事物性质的一分为二(也可以是合二为一),它可以无限地分下去(也可以无限地合起来),它与事物的层次性、无限性同步并行。
提起阴阳,有些人就想到了迷信。这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得阴阳的内涵,不了解阴阳学说的本质。
提起马克思理论,谁敢说它是迷信?
中华文化讲阴阳,马克思理论讲矛盾,阴阳与矛盾很相似,它们有相通的地方。
马克思理论的矛盾论,是现代的、科学的、认识世界的方法论。阴阳学说,是古代的、科学的、认识世界的方法论。
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是大道理,和自己的生活没有联系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。这种认识是不认识的“认识”。
马克思理论是现代的唯物辩证法,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的、古代的唯物辩证法。
唯物辩证法讲的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,也可以说是事物的总规律。宇宙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逃不出这些规律的支配和制约。那么,人们生活中的事情,当然也离不开事物总规律的支配和制约。
规律就是常人讲的道理,道家称它为道,佛家称它为佛,天主教称它为天主。其实,道、佛、天主、规律是一回事,殊名而同体,就看人们如何认识它,如何对待它。
事物的规律,看不见,摸不着,听不见,嗅不着;它无形无体,无色无味;它隐藏在事物内部,与事物同体,我们只能用心来体验。如果你体验到了,就会认为它奥妙无穷。体验的越多、越深,你就越聪明。体验到了,就可以应用。应用的越好,你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中的障碍就越少。看来,事物的规律是人生的法宝,是我们认识事物,解决问题的金钥匙。难怪有人说: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。
我们可以通过事物的阴阳,认识事物的规律。
二、阴阳的特性
阳刚、阴柔是自然之理。刚、柔就是阴、阳最基本的特性。
在生活中经常听到:这个男人阳刚气十足,那个女人比较温柔。“阳刚”、“温柔”指的是什么?它的实质是什么?
常玩鸟类的人有个经验:活泼好动的多为雄性,呆板好静的多为雌性。雄性声音大,雌性声音小。
写书的目的是想给人们一轮太阳,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。
好书能让人进步,坏书能让人退步。
善学者举一能反三,不善学者食而不能化。
善于读书的人,不但能看到纸面上的文字,而且能联想到文字背后的“东西”。不善于读书的人,只能看到纸面上的文字。原来的我,看书时只能看到纸面上的文字,曾经浪费过许多时光。现在的我,学会了寻找我所需要的文字背后的东西。
阴阳的特性,隐藏在现实生活中,放开你的思维,到现实生活中去找吧!
三、阴阳的划分、归类
看问题要有整体观念,只要有整体就有阴阳可见。古人将整体称之为太极。太极就是整体,整体就是太极。有整体就可以一分为二为阴阳,有阴阳就可以合二为一为整体。宇宙是无数个整体的复合体,宇宙是无数个层次不同的阴阳的复合体。
我们在认识事物时,可以抓住一个整体,用二分法无限地分下去,也可以用合二为一法无限地合上去。这“分”与“合”的过程,就是对阴阳分类、归类的过程。
对阴阳分类、归类的依据是阴阳的特性,同时还要考虑事物的层次性与对应性。公牛为阳,母鸡为阴,把公牛与母鸡放到一起是没有意义的。原则上将:
刚健的、动态的、主动的、进步的、光明的、外在的、温热的归为阳;
柔顺的、静态的、被动的、退步的、黑暗的、内在的、凉冷的归为阴。
阳类:生、合、强、喜、清、向、吉、得、成;
阴类:克、冲、弱、忌、浊、背、凶、失、败;
阳类:好、旺、大、多、高、上、真、益、升;
阴类、坏、衰、小、少、低、下、假、损、降;
阳类:君、男、公、雄、天、火、明、热、动;
阴类:臣、女、母、雌、地、水、暗、冷、静;
阳类:善意、进攻、明攻、结婚、挣钱、成功;
阴类:恶意、防守、暗攻、离婚、赔钱、失败;
阳类:太阳、老师、真经、清楚、君子……
阴类:月亮、学生、假经、糊涂、小人……
四、阴阳之间的规律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宇宙万物由何使然?
我们研究阴阳,探讨阴阳之间的规律,目的是要通过事物的阴阳两面性来认识事物,认识我们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的问题,解决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的问题。
阴阳之间的规律,其实就是事物的规律。
宇宙中的事物,无限多样,层出不穷,犹如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。在这个“万花筒”中,有什么样的事物,就有什么样的规律。有什么样的规律,就有什么样的事物。打树要寻根,认理要追宗。如果我们能认识这个“万花筒”的根和宗,然后顺藤摸瓜,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就会有个结果。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真理具有公用性、相通性,它没有古今之别,也没有中外之别,更没有阶级性。古今、中外之别,是人们的认识,并非真理的本来面目。
真理可以发现,但不能发明。人类只能发明器物,而不能发明有用而无体的真理。人们苦心设计的由文字、符号组成的书本,是器物而非真理。好书是记载真理的工具,坏书不知道是什么东西。
真理在实际生活中,真理在群众中。任何一位凡夫俗子,都可以发现真理、提取真理。如果你发现了真理,应该藏之于心,施之以用,交之以友。
人人有应用真理的权利,人人有传送真理的义务。送理,必有回理,这是个理。
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把“理”论述完整。我也是人,但我希望,通过我的观点,通过我的思维,能使你的思维更加理性化,扩展化,辐射化,活跃化,流畅化,时而多元化,时而双向化。
此时,我想起了老子、孔子、马克思、毛泽东以及古今无数论理的人们。
此时,我想起了他们的著作,他们的理论。
此时,我想到了动物乃至人类的和谐与争斗——和谐争斗律。
此时,我想到了万事万物的此强彼弱、此兴彼衰——强弱转化律。
此时,我想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浪更比一浪高——否定之否定律。
此时,我想到了住潮湿的房子容易得关节炎,天气的阴晴与关节炎的对应关系——对应统一律。
我想了很多,很多,但以上四条是最基本的。这四条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阴阳和谐、阴阳争斗、阴盛阳衰、阳盛阴衰并不矛盾。这四条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:对立统一规律、质量互变规律、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相容的。如果我们对这四条能心领神会,如果我们将这四条引用到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,我们的问题、我们的疑难应该能够解决。
我们要学会理解——用道理解释。
我们要追求心安理得,只有心情安静,才能得到真正的道理。
道理是对待人生的法宝,
道理是预测人生的金钥匙。
阴阳之理是道理的总纲。
思维是我们通向阴阳之理的桥梁。
思维是信息的使者。
思维具有沟通和传送作用。
人与人的沟通,其实就是思维的沟通。
思维相当于人的灵魂,阴阳之理类似于宇宙的灵魂。
回首过去,我的思维为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。
展望未来,我愿承我的思维而前进!而腾飞!
但愿我的思维、我的观点,能启发你的思维!
五、阴阳之理在生活中的应用
人的生活虽然涉及了方方面面,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自身与外界的交往过程和交往结果。结果的好坏是由双方决定的,一个巴掌拍不响。我们在认识问题时,不要象木匠的斧头一面砍,不能听一面之理,要学会应用阴阳之理,要善于双向思维,要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。
从现在起,我们应该应用阴阳之理重新认识宇宙,重新认识事物,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生活。
我们要有意识地用阴阳之理来认识身边的不解之“谜”。我们要用阴阳之理来保护自己。
在恋爱时,不但要认识对方的优点、长处,而且还要认识对方的缺点、弱点。人,不可能没有缺点,因为阴阳同在。如果你认识了对方的优点、长处,认为对方很对你的口味,但没有发现对方的缺点、弱点,这等于你不认识对方,你要尽快用阴阳的,一分为二的观点,重新审视对方。否则,成家后你会后悔的。
当别人称赞你有水平时,你要考虑对方的辨别能力和评判水平,你要考虑对方有没有评定你水平高低的能力。一个小学生称赞研究生有水平是没有意义的。
你要启动思维,学会联想,将阴阳这个活生生的“东西”引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,让它辐射、照耀你的全部生活。
六、阴阳之理在学习中的应用
有些人拿起一本命理书,不分清红皂白,不分真假是非,不考虑作者的观点合理不合理,盲目地读,盲目地死记硬背。结果,书都快背完了,还是不会批命,这是为何?
用阴阳的观点看问题,任何一本书都有合理的观点,也有不合理的观点,因为阴阳同在。我们在看书时,在学习时,应该用扬弃的观点,分清真假,分清是非,吸收合理的,抛弃不合理的。否则,无法应用,无法产生如意的效果。
在理解问题时,要从阴阳两个方面去考虑。有些问题从正面理解不了,可以从反面去理解。正面与反面也是一组阴阳。如果不明白身强的表现形式,可以从身弱的反面去理解。明白了正官的特性,可以从反面来理解伤官。因为伤官和正官是唱对台戏的,是正官的反面。
七、阴阳之理在批命中的应用
阴阳之理,概括地说就是一分为二的观念,也可以说是双向思维的观念。我们在认识人生,认识问题,认识命局时,必须要有双向思维的意识,必须要有双向思维的能力。我们要明白只有手心和手背两面合一才是一只完整的手。那么,在认识手的时候,既要看到手心,也要想到手背。在认识命局的时候,既要看财官,同时还要看局主的能力强弱;既要看到原命局八个方面,同时还要想到流年、流月让原命局产生的变化;既要看到喜神,同时还要想到忌神。
命局是一个阴阳复合体。在批命时,只有用阴阳的观点,才可以批断出正确的结果。如果不懂得阴阳的划分,不了解阴阳的特性,不懂得阴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,就无法批命。
阴阳之理醒示我们:五阳干与五阴干有区别。日干同为木,甲木与乙木有区别;同样为七杀,杀去生印与杀去攻身有区别;同为劫财,劫财去生食伤与劫财去夺财星,作用不同,结果不同。
在一个命局中,阴阳同在,我们既要会批断好的一面,也要会批断不好的一面。
当年我学批命时,我的老师常说:“能把阴阳颠倒颠,就是世上活神仙”。这一句话我思悟了好几年,才明白在命局中把阴阳颠倒颠的真正法则。
欲把阴阳颠倒颠,识破阴阳是关键。
书不尽其言,言不尽其意,书本背后才是阴阳之理。

第二节  五行学说能反映事物的结构与功能
一、五行的概念
通常,人们说金木水火土就是五行。这样讲是不全面的。静态的五行指:以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为代表的五个行列。动态的五行指:以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为代表的五个行列的循环运行。
五行是指五类事物按其内部规律所做的循环运行。五类事物用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做代表。
起初的五行并不是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,而是石、水、木、火、土。石、水、木、火、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。
石,指石头、石块、矿石等坚硬之物;
水,指泉水、井水、雨水、江河湖海等流动之物;
木,指草木、树木、植物等能燃烧之物;
火,指火焰、火炉、火光等能发光、发热之物;
土,指泥土、土地、土堆、土山,我们脚下踩的东西。
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,发现了自然界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五种物质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。并且发现了人和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。后来,通过长期观察,反复体验,反复总结,形成了五行学说。
五行学说能反映事物的结构、功能、特性、作用方式、运行过程和变化原理。中医学就是通过五行来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。
二、五行的特性
五行的特性,就是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的特性。
水性:向下、寒冷、滋润、流动、潜藏……
木性:向上、温暖、柔忍、曲直、仁慈……
火性:向上、燥热、明亮、发光、摇摆……
土性;容纳、承载、安静、稳固、厚实……
金性:刚硬、坚强、清凉、杀伐、清洁……
五行的特性,从自然界的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“提取”而来,读者可以自行提取、自行归结。
三、对事物的五分法
天有五星,散布五气;
地有五行,生成五味;
人有五脏,供养身体。
世界上的事情是相互联系、相互影响的。事情之间,天、地、人之间的相互联系、相互影响是通过五行进行的。我们可以通过五行与事物的对应关系,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。我们可以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,人为地把握和支配事物的发展趋势。
五行与五类对应关系表
五行        五味        五色        五脏        五气        五官        五方
金        辣        白        肺        凉        口        西
水        咸        黑        肾        冷        耳        北
木        酸        绿、青        肝        温        眉        东
火        苦、香        红        心        热        眼        南
土        甜        黄        脾        湿、燥        鼻        中
四、五行之间的规律
(一)、生克规律
相生相克,是事物的基本规律。事情的发生、存在、变化离不开相生相克。
相生相克,是五行学说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,解释事物变化的基本方法。
相生,是相互滋生、相互培养、相互助长、相互护卫、相互救应。
相克,是一方限制、强制另一方,是相互争执。
五行之间相生的定律是: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。
五行之间相克的定律是: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。

五行生克路线图:

图中顺时针方向为相生路线,五角星箭头方向为相克路线。
在五行相生的过程中,要注意受生方需要的量度,要注意受生方的吸收、消化能力。水生木时,要考虑木对水的吸收能力、消化能力。就象浇地(浇地是水生木的现象)一样,水能生木,如果水来的太多,不但不能起到助苗生长的作用,反而会把苗木冲倒,甚至漂起。
用木柴生火的过程,是木生火的过程。在生火时,如果添(木)柴过多,不但不能把火生着,反而会把火压灭。
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经验:
水能生木,水多木漂;
木能生火,木多火灭;
火能生土,火多土焦;
土能生金,土多金埋;
金能生水,金多水浊。
漂、灭、焦、埋、浊的状态,都不能使受生方发挥正常的功能。由此可见,生的不合适,生的过份,适得其反,还不如不生。
通常,五行弱时需要生,生的合适,是给受生方补充能量,是给受生方长精神。
金弱时,需要土生,土能生金,金长精神;
土弱时,需要火生,火能生土,土长精神;
火弱时,需要木生,木能生火,火长精神;
木弱时,需要水生,水能生木,木长精神;
水弱时,需要金生,金能生水,水长精神。
在五行相克的过程中,也应该把握分寸,注意限度。如修剪树木,用斧头修理树木就是金克木的现象,修理的目的是为了树木成材,如果砍的过份了,没有把握住分寸,就会对树木形成伤害。
五行在偏强时,需要(有情之)克。就象树木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斧头修理一样,不修理难以成材。
相生也好,相克也好,都要考虑受生、受克方是否需要和需要的量度。需要生、克,并且生、克的适量,生与克的结果,最终为好事。通常情况,事情都是以中为度,适中为好。
相生相克,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。没有相生,事物就象不能充电的电池,不可能生生不息,延续生命。没有相克,事物就象脱缰的野马,会脱离正常的运行轨道,漫无边际,没有限制,不能平衡协调地依据自身的运行轨道前进。生克是事物生长、变化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。生克是事物最基本的作用方式。
(二)、态势规律
态势,是人和事物表现的状态和自身的势力。
人和事物在不同的时间,不同的空间,表现的状态不同,自身的势力不同。
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。识时务,就是识态势。
人和事物的态势由五行反映。
五行的态势由时空决定。
五行的态势表现形式是强弱、旺衰。
五行的强弱,主要由人和事物的产生(出生)时间决定。
五行的旺衰,主要由人和事物后天经过的时间决定。
五行的旺衰,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。同一个人,有时精力旺盛,有时精力衰弱。精力变化的实质,其实就是时间的变化。
(三)、乘侮规律
乘,指利用、乘机、乘势、乘人之危。
侮,是侮辱、欺侮。
乘侮是指:乘此强彼弱之时欺侮对方。
乘侮,指(五行之间强弱差距过大,主克方对被克方)克的过份,克的程度超过了被克方的承受能力;乘侮,指主克方不能将被克方克服,被克方反过来欺侮主克方。乘侮是事物之间的反常现象。
本来,金克木是正常的,但双方的力量强弱不能相差过大。相差过大时:金强,金会乘势欺侮木;木强,木会反弹,木也会反过来欺侮金。这是力的作用原理—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决定的,这是乘侮规律决定的。
乘侮产生在主克与被克双方之间。谁欺侮谁?看强弱。
(四)、传变规律
传变指相生相克对其它五行产生的影响。
传变是相生相克对其它五行产生的连带作用。
金克住木时,能减小木生火和木克土的力量;
火克住金时,能减小金生水和金克木的力量;
水克住火时,能减小火生土和火克金的力量;
土克住水时,能减小水生木和水克火的力量;
木克住土时,能减小土生金和土克水的力量。
金生水,金能加大水生木、水克火的力量。金对木与火产生了影响,金能使木与火发生变化;
水生木,水能加大木生火、木克土的力量,水对火与土产生了影响,水能使火与土发生变化;
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,同理。
从五行相生路线图中可以看出,动态的五行相生是循环往复、无限运行、流畅和美的。假如其中缺了一行,将会使下一行倒霉。如:金生水,水生木,假如中间缺了水,金不能生水就会克木,木就倒霉了。
相生图与相克图内部的能量发挥不一样,工作效率不一样,对外的抵抗能力与战斗能力也不一样。
我从两个图中发现了为人处事的总原则和人生预测的总原理—相生就是好事,相克就是坏事。

五、五行之理在生活中的应用
五行之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,是不可分割的。无论是人们认识它还是不认识它,都要受它的支配和制约。如果我们通过人生规律预测技术的学习,对五行之理能有一个正确的、深刻的认识,如果我们将五行之理主动应用到思想、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,我们的人生会轻松、自如、和谐。
气功界有一句口头语: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我认为,对常人来说,这只是一个向往,永远是向往。常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,不可能离开五行,除非他不是地球人。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也有,那就是死人。就是死人,他也离不开五行。在过去,他得入土,这“土”不是五行吗?在现在,他得火化,这“火”不是五行吗?听说还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人—太空人和宇宙人。天有五星,地有五行。五星与五行是对应关系,是一回事。天地相互联系,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五行之气的大空间。太空人和宇宙人不是也在这个大空间之内吗?在这个空间,他们也离不开五行。
既然我们不能离开五行,就应该主动认识五行,主动将五行之理引用到我们的生活中。
在饮食方面,要注意五行的搭配,要注意身体对五行的喜忌。你的身体喜热忌凉,你却多吃了猪肉,(猪肉是凉性,猪肉在五行中归于湿土,)结果会怎样?会闹肚子。你的身体忌木,你却多吃了酸性的东西,结果引起了肚子痛。这是五行对你的惩罚,这是五行在教训你!
在人事交往方面,要学会多生少克,甚至不克。因为你生别人,别人也会生你;你克别人,别人也会克你。在你不得势时,你想克别人,反而会遭到别人的反克。在你得势时,你欺侮了别人,等到别人得势时,必然要反过来攻击你。这是态势规律、乘侮规律决定的。难怪古人说:学好易经,上可安国,下可治家。看来真是这么回事!
六、五行之理在学习中的应用
学习,需要有热情的态度,活跃的思维,需要有旺盛的精力,舒畅的心情。
同一个人,在不同的时间,不同的环境,他的思维、精力、心情会有不同的状态。人的思维、精力、心情随着时间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。引起变化的原动力是什么?变化的实质是什么?是五行。有的人夏天思维活跃,精力旺盛,到冬天思维僵化,精力不足;有的人晚上心情好、精力好;有的人白天精神好,心情好;有的人到水边心情好;有的人到树林心情好。夏天与冬天,晚上与白天,树林与水边,它们的差别,其实就是五行的区别。
学习,要讲究效果。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,在条件许可时,应当从五行的角度选择有利的时间,人为地布置有利的环境。对成人、对学生,学命理、学文化,都应如此。
七、五行之理在人生预测中的应用
五行学说醒示我们:天地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的,宇宙是五行的复合体,人也是五行的复合体,人人都是五行的复合体。人与人的交往、人与外界的交往、人与周围环境的交往,其实就是五行的交往。交往的基本方式是(五行的)相生相克。
在人生规律预测中,用五行的特性,说明人的个性;用五行的生克,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;用五行的生克,说明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;用五行的态势说明人生的态势;通过五行的结构,说明人的身体结构、家庭结构、工作环境结构、社会环境结构……
总之,人生规律预测,离不开五行。离开了五行的预测,应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。

使用道具

Archiver|手机版|四柱预测学网

GMT+8, 2024-5-17 23:29

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